某纺织用收线轮加工用精调对刀仪(含CAXA图)
某纺织用收线轮加工用精调对刀仪(含CAXA图)(选题审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论文说明书7000字,CAXA图2张)
摘 要
在数控加工中,鼓形零件由于其轴对称结构较其他同类零件而言加工难度较大。需保证鼓型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较高水准。且同时该鼓型零件长度较长,同轴度难以保证达到加工精度要求。为了达到企业加工精度的要求,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简易 的对刀仪,解决了该零件在装夹过程中,可夹持宽度小的条件下使得远离中心的位置同样能够保证同轴度要求。收线轮是纺织设备重要关键零部件,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硬度以及线条是否干涉,而收线轮是铝合金材料,质量较轻,同轴度要求较高,如何能数控加工时较好安装工件,使之能快速高效又经济的满足生产需要,就是本课题的设计目的。
关键词:数控机床;鼓型零件;加工精度;纺织轮;对刀仪
Abstract
In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machine drum parts because of its axisymmetric structure than other similar parts.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drum parts reaches a high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he length of the drum part is long, and the coaxiality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achining accurac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the enterprise,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osition far away from the center can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oaxiality when the clamping width of the part is small. [来源:http://www.doc163.com]
Key words:CNC machine tool; drum parts, machining accuracy; textile wheel; tool setting instrument
对刀仪工作原理
对刀仪主要由硬质合金四面体形状的传感器,信号传输接口器以及插式测量臂组成。配合车床数控系统使用能够省去对刀时间。其核心部件是高精度的四面体探针,该探针具有高硬度高耐磨的特点。当探针传感器接触到刀具刀位点时,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到数控系统中。数控系统根据信号对刀位点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首先,数控系统发出对刀指令,传输到对刀处理装置以后进行识别与处理。再传给机床数控系统的指定驱动单元,控制刀具向对刀仪测杆表面自动定位寻边运动。在刀尖触及对刀仪测杆表面的瞬间,传感器发出信号,该信号发向对刀控制装置,引发中断程序,控制机床数控系统私服机构停止运动。数控系统提取该轴对刀基准点的坐标数据后及时控制该轴后退一定的距离,经计算后作为刀具测量结果写入刀具偏置表【2】。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对刀仪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2
2.1对刀原理与应用背景 2
2.1.1试切法对刀原理 2
2.1.2对刀仪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背景 2 [来源:http://www.doc163.com]
2.2自动对刀仪 3
2.2.1对刀仪工作原理 3
2.3自动对刀仪的设计与制造 3
2.3.1对刀仪使用的必要性 3
2.3.2自动对刀仪设计与制造难点 4
2.3.3对刀方法 5
2.3.4自制简易对刀仪 5
2.3.5对刀仪结构设计与制造 6
2.3.6对刀仪对刀部分设计 6
2.3.7采用对刀仪效果 6
第三章 纺织用收线轮的工艺方案分析 8
3.1零件图 8
3.2零件图分析 8
3.3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8
3.4加工难点分析 8
3.5零件工艺性分析 9
3.5确定加工方法 9
3.6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9
3.7确定零件加工方案 10
3.8切削用量的选择 10
第四章 零件的装夹 12
4.1数控车床常用装夹方式 12 [版权所有:http://DOC163.com]
4.2装夹原理 12
4.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2
4.2.2定位基准选择原则 12
4.3确定合理的装夹方式 13
4.3.1车削时产生变形的原因 13
4.3.2确定装夹方案 13
第五章 结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