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脉搏波分析的智能多通道传感器

资料介绍:
用于脉搏波分析的智能多通道传感器(中文6000字,英文PDF)
摘要:
主动脉脉搏波速度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病率的独立预测指标。不幸的是,它只是侵入性的,因此A. carotis——A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被推荐为一种非侵入性替代品。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方法的模型,用于每个节拍在线确定任意的周边脉冲传输时间(PTT)。该方法基于的是三导联心电图(ECG)和通过多传感器阵列在外围场所(例如卡氏钩端螺旋体)产生波的脉搏波的记录(PW)。信号采集的两个模块自动工作但时间上又是同时的,并通过无线电单元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脉搏传播时间的算法会利用这些信号。这样做主要是集中在高效实施上以确保实时可用性。开发的模块和算法的评估是在两个独立的试验中完成的。首先使用先前记录的侵入性数据离线测试算法,以手动信号注释来验证其准确性。该结果表明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分叉处评估的脉搏波PTT的平均差异为2.86ms(4.72ms SD)和2.00 ms(2.28 ms SD)。为了在第二步中评估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对先证者进行了在线测量并与文献资料进行比较。这些试验导致桡动脉的平均PTT为174.6毫秒(17.7毫秒标准差),颈动脉的为81.9毫秒(13.2毫秒标准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全科医生(GP)在(慢性)心血管疾病门诊护理方面可能是有用且可部署的。 [资料来源:www.doc163.com]
关键词:脉冲传输时间; 脉搏波速度; 动脉硬化; 心血管风险; 心电图
[资料来源:https://www.doc163.com]
[资料来源:https://www.doc163.com]

[资料来源:http://www.doc163.com]